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所在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
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发展论坛在沪举办
发布时间:2025-04-24     浏览量:


2025422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指导,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专委会(以下简称:CCUS专委会)、中国环博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澳大利亚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发展论坛”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顺利召开。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助理周涛致开幕辞,他指出我国近年来在CCUS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CCUS发展也迎来重要机遇,为此需要健全政策和法规、开展科技创新与关键技术突破、规划产业布局、创新商业模式、推动规模化示范与集群发展,促进我国CCUS发展迈向新台阶。CCUS专委会秘书长张九天主持论坛开幕式。

image.png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助理

——主旨报告——

主旨报告环节聚焦国内外CCUS总体进展。今年,CCUS专委会结合对国内政策、科技、产业等方面的跟踪和研究,发布了《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进展系列报告2025》。CCUS专委会秘书长张九天对报告进行汇报,报告回顾了我国近来在CCUS领域的新进展,系统梳理了我国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出台的CCUS相关支持政策,总结了上下游行业在技术路径突破、产业耦合协作等方面的典型成果,并展望了我国CCUS的未来发展。

0-1 张九天主持.JPG

张九天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CCUS专委会秘书长

澳大利亚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杨晓亮分享了全球CCUS发展现状与趋势。全世界范围内CCUS项目数量持续增长,更多行业开展了CCUS示范;低成本碳捕集技术、地质封存技术、碳移除技术等得到了更多推动;国外CCUS项目在配套激励、监管体系、审核流程、区域合作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可为我国提供重要参考。

image.png

杨晓亮

澳大利亚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

——CCUS先进技术装备——

北京怀柔实验室高林研究员主持CCUS先进技术装备”环节。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郜时旺介绍了电力行业CCUS现状和挑战,分享了华能正宁电厂150万吨/CCUS全流程示范工程进展;中国建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彭学平阐述了水泥行业碳捕集的意义、现状和趋势,分享了青州中联20万吨/年水泥全氧燃烧耦合低能耗碳捕集项目经验。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气体净化所所长郭本帅结合石化行业应用场景阐述了适用的碳捕集技术类型,分享了南化院在碳捕集溶剂、工艺等方面的创新成果。

image.png

 

北京怀柔实验室研究员

新出现的模块化碳捕集装置、直接空气捕集装置等得到更多关注,展现了碳捕集的广阔应用场景。上海齐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何志军介绍了船舶碳捕集与回收解决方案,阐述了碳捕集技术在船舶减排方面的突出作用;原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裁蔡力宏介绍了CO₂矿化利用的重要减排潜力,展示了直接空气捕集及矿化一体化解决方案;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双良低碳设计院副院长王长城展示了在解析、压缩、变压吸附、CO2矿化等方面的节能实践。

新闻稿_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发展论坛顺利召开_0424(1)_04.jpg


高林研究员主持CCUS技术装备发展的经验分享”圆桌讨论。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碳中和技术研究所所长薛明、芬兰维萨拉应用经理张瑞清、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柳朝晖,对先进装备发展的趋势和难点、不同技术路径之间的竞争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专家们在研讨中强调应结合应用场景开展装备技术研究,推动CCUS技术更好融入生产流程和工艺。

image.png

圆桌讨论:CCUS技术装备发展的经验分享(从左到右)

image.png

——CCUS产业化发展——

国家能源集团技术经济研究院能源市场分析研究部高级研究员姜大霖主持CCUS产业化发展”环节,CCUS上下游相关企业、科研机构的专家分享了各自推动CCUS产业化的经验和思路。


3-1 姜大霖主持.JPG

姜大霖

国家能源集团技术经济研究院能源市场分析研究部高级研究员

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OGCI)执委会委员周爱国从我国CCUS区域中心布局的角度出发,提出要加速推进重点项目、形成技术系列、开展碳资产合作以及加大商业化激励;国家能源集团首席专家、新能源院碳中和中心主任徐冬介绍了我国电力行业CCUS进展和潜力,分享了国家能源集团煤电碳捕集创新实践,展现了在技术迭代、性能优化等方面最新突破;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新能源部负碳产业办公室主任胡鹏阐述了海上CCUS产业的发展机遇,分享了中海油大亚湾集群项目最新进展,并对海上CCUS产业发展予以展望;中国宝武中央研究院能源与环境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李咸伟阐述了CCUS对钢铁行业碳减排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国内外典型钢铁企业布局CCUS的现状和挑战;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孙楠楠研究员聚焦了CO2捕集-转化一体化技术路线,分享了相关示范装置的研究进展和技术优势等。

新闻稿_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发展论坛顺利召开_0424(1)_07.jpg


姜大霖研究员主持了“推动我国CCUS产业化发展的建议”圆桌讨论。国家能源集团首席专家/新能源院碳中和中心主任徐冬、广东南方碳捕集与封存产业中心创新管理总监刘牧心、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新能源部负碳产业办公室主任胡鹏,针对CCUS产业化发展瓶颈问题进行广泛的研讨。专家们在研讨中建议应借鉴国外CCUS项目经验,从区域层面统筹资源以加快推动CCUS产业化。

image.png

圆桌讨论:推动我国CCUS产业化发展的建议(从左到右)

image.png

——CCUS相关激励举措——

国家能源集团首席专家、新能源院碳中和中心主任徐冬主持CCUS相关激励举措”环节。腾讯集团、安赛乐米塔尔、人保财险公司的代表分享了他们在激励CCUS发展方面的实践和思考。

d9e62cbaab38412f718dfefe242b546.jpg

 

国家能源集团首席专家/新能源院碳中和中心主任

腾讯集团战略发展部高级总监、「碳寻计划」负责人黄新我介绍了“碳寻计划2.0”,聚焦碳移除、钢铁CCUS、碳寻制造CCU、长时储能赛道提供激励和支持;安赛乐米塔尔中国区脱碳解决方案经理曹宇航汇报了安赛乐米塔尔的脱碳战略及在CCUS领域的新进展,介绍了XCarb®创新基金及中国加速器计划”激励钢铁行业CCUS等低碳技术发展;人保财险产品精算部高级专家王伟介绍了针对CCUS的保险产品体系,分享了全国首单“碳捕集保险”实践经验。

新闻稿_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发展论坛顺利召开_0424(1)_10.jpg



徐冬主任主持了CCUS激励相关实践和挑战”圆桌讨论。腾讯集团战略发展部副总监童流川、安赛乐米塔尔中国区脱碳解决方案经理曹宇航、人保财险产品精算部高级专家王伟,就如何遴选优先支持的技术方向、如何确保激励举措的可持续性等问题进行研讨。专家们在研讨中强调要继续推动产融合作,强化与企业“互利共赢”。

image.png

圆桌讨论:CCUS激励相关实践和挑战(从左到右)

image.png

本届论坛是CCUS专委会落实国家双碳目标的成功实践,得到了各方的广泛关注,现场盛况空前,约有400人参会。恰逢“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的关键时期,CCUS专委会通过组织本届论坛,旨在总结行业经验、聚焦新机遇挑战、凝练行业共识、共谋未来发展。后续CCUS专委会将开展更多能力建设活动,充分发挥连接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的平台作用,为推动我国CCUS新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新闻稿_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发展论坛顺利召开_0424(1)_12.jpg